涪陵建13处人工鱼巢 两江鱼类有“产床”
2017-03-15 09:23:59 来源:巴渝传媒网
渔民正在江上铺设人工鱼巢
记者 何乾健 摄
图为涪陵区在南沱镇大东溪建设的人工鱼巢。
记者 何乾健 摄
(记者 夏林)3月13日,记者在长江涪陵水域清溪段麻腊溪人工鱼巢看见,这里的水流较缓,河面上整齐地放置着许多水草,四周用慈竹固定着。
据了解,麻腊溪人工鱼巢面积500余平方米,于今年2月中旬开始建设,目前已经建成投入。
“设置人工鱼巢是为修复江河生态环境,改善鱼类春季繁殖条件,保护江河渔业资源,是渔业资源养护的有效手段。”区渔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,每年3至5月,大量粘性卵鱼类一般都会自发地游到两岸自然产卵,让受精卵粘附在这些物体上面。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,水草繁茂的湿地日渐减少,适宜鱼儿繁殖的环境随之减少,没有了“爱巢”和“产床”,鱼儿产下的精卵就难以结合,从而导致鱼资源减少。“人工鱼巢的主要作用就是为鱼类提供自然生态的产卵区和孵化区。”
“人工鱼巢以长江、乌江等天然水域鱼类习惯性产卵场所为设置地点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涪陵区从去年开始试点建设人工鱼巢,目前已建成13处,面积共5900余平方米。